“一个跟我差不多年纪的旅沪粤东女孩将刚刚继承的父亲遗产折现2万5千元,捐给东北义勇军。最让我震撼和感动的是,她两次前往虹口的中国银行请求折现才成功,并且跟银行工作人员表示,自己要保密,不想沽名钓誉,因此通过《生活》周刊捐款时仅留名‘上海粤东女子’。”2000年出生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展陈与宣教部馆员李孟月说。
去年夏天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毕业,成为博物馆新鲜人,“抗战中的女性力量”是李孟月完整参与策划的第一个展览。展览筹备近一年,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展出后,9月3日即将巡展至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。
1931年9月18日,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、悍然发动侵华战争,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。1945年,抗日战争的胜利曙光终于照亮中华大地。十四年抗战历程中,中华儿女同仇敌忾,奋起反抗,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尊严和民族独立。其中,更有一群特殊的群体,她们是母亲、是妻子、是女儿,她们以柔弱之躯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,用勇气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。
展览现场
“抗战中的女性力量”展览由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和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联合举办,以抗日战争时间线为明线,妇女解放为暗线,相融相嵌,聚焦女性在战争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,以及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,通过近百件珍贵文物、百余张历史照片,展现中国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、走入战场、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。
展览现场
展览以“抗战中的女性力量”为主题,分“局部抗战”和“全民族抗战”两大篇章。上篇“局部抗战”通过历史图片、人物访谈、文献资料等,主要讲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战争中的女性身影、一二八事变后中国妇女组织的相继成立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启妇女运动新篇章等。下篇“全民族抗战”以人物故事、实物展品、多媒体互动等形式,展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,女性在武装抗日、战地服务、拥军支前等领域支援抗战,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展览现场
展品包括1932年10月出版的抗战历史画册《淞沪御日血战大画史》、1932年十九路军总指挥部收到生活周刊社捐款收据、国难战士救护慰劳会纪念章、国难战士救护会后方伤兵医院纪念章,八路军女战士使用过的牛皮公文包、马褡子,缴获的日军军毯等。
八路军女战士使用过的牛皮公文包、马褡子
那位年轻的粤东女孩事迹,是策展团队从库房资料中发掘的。除了收到捐款的凭证,展览中还展示了东北义勇军将领马占山给《生活》周刊的亲笔回函,其中表达了对这位粤东女子带头捐款的感谢。
收到“上海粤东女子”捐款的凭证
东北义勇军将领马占山给《生活》周刊的亲笔回函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对“00后”李孟月这一代人来说,硝烟已十分遥远。“过去是从历史课本里,从网络和多媒体中了解这段历史,这次参与策展对我来说是对抗战史的一次全面学习。战争不再是一个宏大主题,而是普通人的处境和贡献,尤其是从女性角度,看到她们的不屈不挠。战争并没有让女人走开,妇女解放和民族解放一直交织在一起。”李孟月说。
展览尾声,一面特别设置的“妇女先驱语录盲盒墙”,收录了中国妇女运动先驱们的珍贵箴言,在上海展出时,这一互动展项吸引不少年轻参观者驻足细看。下周就将启程前往长春布展,李孟月说,对当代年轻人而言,妇女前辈们的斗争和不屈配资平台配资,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,希望感染自己的抗战故事可以感染更多年轻人。
倍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